欢迎访问无忧文库
文档总数:{{data.docsum}}+
注册用户:{{data.usersum}} +

{{datas.content[0].f_title}}

历史试题 2025.07.24 一、选择题(共16题,满分48分) 1.公元前3200年前后,随着仰韶文化的衰落,周边地区的红山文化、良渚文化、石家河文化、马家窑文化崛起。各地玉器在类别、形制、纹饰、技术等方面均有很高的相似度,各地祭祀用玉都蕴藏着“祭天、礼地、葬人”的思想内涵。这表明(   ) A.文化共同体已初具规模 B.华夏认同观念已经产生 C.制玉技术交流较为频繁 D.商业贸易网络雏形显现 2.在甲骨卜辞记录中,出现卜问灾祸时“殷”与“外”相对的区分。西周金文中出现“四方”等方位名词时,所指多是诸侯国与四夷,而“周、宗周、成周”则指王畿地区。据此可知,商周时期 A.阴阳五行学说盛行 B.政治制度具有延续性 C.宗法血缘关系松弛 D.井田制度已基本确立 3.《汉书·张骞传》记载,元狩四年张骞出使西域时,汉武帝批准带“牛羊以万数,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”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记载“(永元)六年,班超复击破焉耆,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。其条支、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,皆重译贡献”。由此可知,两汉时 A.政府保证丝路畅通 B.外贸以西北丝路为主 C.政府推动丝路交流 D.中外经贸往来频繁
评论列表
请输入 {{255-comment.length}} 个字符

文档信息

  • {{datas.content[0].f_code}}
  • {{datas.content[0].f_date}}
  • {{datas.content[0].f_view}}
  • {{datas.content[0].f_volume}}
  • {{datas.content[0].f_down}}

热门文档

最新文档

友情连接